close

談到壓力大,很多人會聯想到這幾年開始曝光率很高的名詞「自律神經失調」,簡單來說是因為長期壓力過大,導致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去平衡,而引發許多身體症狀。

很多人會把自律神經失調當成憂鬱症或焦慮症的代名詞,但實際上自律神經系統失調是長期處於憂鬱或焦慮困擾中又無法排解的人可能有的症狀之一,並不能就此診斷為憂鬱或焦慮症。但自律神經的平衡和身心健康息息相關,也是焦慮症或憂鬱症患者在逐漸康復的過程中,需要學習調整的部份,因為維持自律神經功能的平衡可以減少未來復發的機率。

自律神經系統在我們身體裡扮演調節身體內部環境以因應外界變化的角色,所影響的範圍牽涉到大腦「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線」、身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免疫以及內分泌系統。

當大腦判斷外界有危險,就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division),讓你的身體保持警覺並產生能量,而當大腦覺得危險解除,「副交感神經系統」(parasympathetic division)變得活躍,身體就會恢復平靜、進入修復或休息的狀態。

在交感神經系統被激發時,身體為了因應外界變化,會讓心跳的速度與強度提昇,壓抑消化系統的運作(包括唾液和消化道),而當副交感神經系統較活躍時,則相反,會讓心跳速度變慢,並促進消化系統的運作。故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平衡的意思就是你的身體可以視外界真正的需要來變動,在工作中或真的有危機時,適時激發交感神經系統,但該吃飯、睡覺的時間,就能夠換手讓副交感神經系統發揮作用,講到這裡應該有人會覺得自己的自律神經好像「不怎麼聽話」!該認真的時候拼命打哈欠,該吃飯的時候卻吃不下、或是一吃肚子就脹氣不舒服、不該休息時很想休息,可以睡覺的時候卻又睡不著!

怎麼樣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呢?如同前面所述,自律神經系統牽涉身體許多部分,若要得到精確的診斷和幫助,仍建議要找一個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協助你(一般推薦家醫科、精神科醫師)。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在醫院及診所很流行的「自律神經檢測」,基本原理是透過測量你的「心律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再把HRV的數據做更深入運算後,來推估你身體內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平衡性,不同的檢測儀會用不同的圖表或圖案來呈現結果。自律神經檢測並不能取代臨床經驗豐富醫師的診斷,但是監控即時的心律變異不僅能用來評估自律神經功能,還可以做為輔助放鬆訓練的工具,這樣的治療方法稱為「生理回饋」(biofeedback),就是在進行呼吸或肌肉放鬆時,同時可以透過螢幕看到自己幾秒前的身體變化,你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用哪種方式呼吸、肩頸或身體肌肉怎樣的感覺、腦裡想些什麼都會影響自律神經的變化,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練習放鬆技巧的效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惠萱 的頭像
    惠萱

    心理師與女人的聊心室

    惠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