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情緒激動時深呼吸會有幫助呢?

要能夠幫上忙的「呼吸」有兩個要點

『緩慢』、『專注』

 

緩慢的呼吸節奏可以幫助你的大腦放鬆

從生理回饋的概念來說,呼吸速度會改變心跳,回饋到大腦,

大腦會覺得你現在一定是「沒有危險所以可以慢慢呼吸」

這會讓焦慮、緊張或生氣所帶來的生理反應下降。

 

專注於你的呼吸,則和內觀(mindfulness)的概念相關

下面用幾張我演講時的ppt圖,幫助大家了解「專注當下」對情緒的影響

 

1.當現在遇到「問題」

 

當我們「現在」遇到問題,大腦覺得有危機,

身體就會開始警覺,產生紅色的焦慮反應。

 

2.腦中會想到標準與理想

 

大腦面對危機習慣用「問題解決」的方法

問題解決的步驟就是「搜尋過去、推想未來」

所以我們會比較「現在的困境」和自己心中「理想的狀況」

浮現很多「我應該...」、「我必須...」等想法,

開始有愈來愈多壓力

 

3.達不到就世界末日了

 

發現現況和理想間的落差,

所以覺得很挫折,

除了焦慮,還有些憂鬱,

「不能達到理想的未來-->可怕的未來」

(災難化思考出現,是一種常見的偏誤思考,會讓加重憂鬱和焦慮)

 

4.所以就更加緊張焦慮

 

大腦在這個時候,覺得又焦慮又挫折,

身體更加緊張、戒備,無法放鬆。

 

5.解決問題也會往回憶搜尋資料

 

想要解決「眼前的問題」使你提取過去相關的回憶

而「當下的很糟的情緒」會讓你提取比較多「負面的回憶」

當陷入焦慮跟憂鬱中,提取回憶和接收訊息都會開始有偏誤

過去相同的情緒與相同的反應都會被勾起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重演自己生命中的某些故事」

 

6.過去的挫折和老方法就回來了

 

 

想起過去的失敗,讓人痛苦

會帶來憂鬱的情緒

憂鬱情緒會讓大腦陷入「鑽牛角尖」(憂鬱反芻 rumination)

重複負面思考,無法停止,難以回到現實。

 

 

7.在未來與過去夾攻下更加焦慮  

 

大腦從「現在」旅行到「未來」和「過去」

當「來自未來-->無法達到理想的挫折」

加上「來自過去-->總是失敗的痛苦」

讓腦中的危機顯得更大

所以身心壓力會不斷升高

 

 8.把身心定錨在呼吸上回到當下  

 

讓大腦把注意力這個聚光燈放回當下

過去和未來的負擔會減輕

『從頭到尾,是大腦在旅行,是想的,不是現在真的發生的』

拉回當下並不容易

心思像隨波逐流的船,需要『定錨』

我們當下的「呼吸」與「身體感覺」就是最好的錨

因為這些無時無刻都存在

 

 

說到這裡

也許你想問「難道解決問題有錯嗎?」

解決問題沒有錯,我們從小到大就是學著好好解決問題

但是『執著』於問題解決,讓情緒愈來愈糟,

糟糕的情緒也會反過來讓問題解決能力下降,

如何拿捏『問題解決』與『專注當下』間的平衡,

就要靠你對自己身體與情緒狀態的敏銳觀察!

 

附註:

1.想知道更多關於內觀治療的資訊,可參考「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一書

2.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與台安醫院身心科不定期會舉辦內觀團體治療,歡迎參加!

3.本文部分內容是由「內觀與身心壓力調節團隊」共同編制,

欲引用在公開或包含營利目的請先通知喔!

歡迎您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惠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